淮南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淮南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一、起草背景
2022年2月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省政府規劃”)。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我市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推動文物工作高質量發展,特依據省政府規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十三五”以來,淮南市文物部門全面貫徹國家及省市黨委政府的部署,全市文物工作扎實推進、效果明顯,但基礎薄弱、投資不足的短板依然顯著。《淮南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吸收省政府規劃精神,結合淮南地方特色,圍繞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堅持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以文物保護科技賦能為動力,有助于我市文物保護研究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根據市領導批示,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2年2月下旬組織人員深入學習省政府規劃精神,結合我市實際起草實施方案初稿,并于3月中詢書面征求各縣區和市直相關部門意見后對實施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報請市政府同意后于2022年4月12日印發。
四、工作目標
到2025年,我市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線”納入率達100%,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一級風險單位防火防盜安全設施建設率達到100%,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一級風險單位防火防盜安全設施建設率達到100%,文物保護和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明顯提高。
五、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由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構成,重點圍繞淮南戰國楚王陵(武王墩墓)、壽春城遺址的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九龍崗民國建筑群發掘、保護與展示利用謀劃“十四五”期間的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工作,力求以文物保護科技賦能為動力,全面提升我市文物保護研究利用水平。方案還依據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對各主要任務的牽頭單位、執行單位進行了明確。
六、創新舉措
一是強化了城鄉建設、縣城綠色發展等建設中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保護,通過開展全市各級開發區文物保護評價工作,落實“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土地原則上不予收儲入庫或出讓,從而協調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二是以淮南戰國楚王陵(武王墩墓)及壽春城遺址的考古發掘、保護管理、開放展示為突破,多舉措挖掘淮南地域文化價值內涵,推動淮南楚風漢韻獨特魅力的明顯提升,增強淮南文化歸屬感。
七、保障措施
實施方案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法治保障、完善財政支持政策、加強督促落實等四個方面規劃了方案實施的保障措施,確保本規劃得以順利落地。
八、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淮南市將根據本方案開展相關文物工作,著力推動方案落實,開展淮南戰國楚王陵大遺址公園建設、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本體維修與周邊環境整治、中共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展陳提升等重點項目建設。
解讀機關: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解讀科室:淮南市博物館
解讀人:朱永
聯系方式:0554-6646365
附件:淮南市“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方案(公布稿).docx

- 上一篇:淮南九中召開全校年級組長、班主任工作會議
- 下一篇:淮南市田家庵區財政局機構職能目錄